数看A股年报“含AI量”:近3800家公司提及,A股掀起“AI+”热...
2025年是人工智能加速进入应用阶段的一年,DeepSeek的爆火引领AI应用进入“安卓时刻”,千行百业掀起AI赋能热潮。
4月30日,A股2024年年报披露正式收官。21数读依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在披露年报的5402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713家公司年报提到AI相关表述,占比近70%,AI技术正大范围渗透核心产业链外的各行各业,“AI+”势头正盛,甚至有些传统行业也跨界AI赛道寻找到新的增长曲线。一起来看看这些拥抱“AI+”的上市公司有哪些特征,在业绩方面表现如何?
“含AI量”大增,近七成上市公司在年报里提及AI
21数读梳理发现,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A股上市公司的“AI渗透率”相当高。据Wind数据,截至4月30日,在5402家披露2024年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里,有3713家企业在最新年报中提到AI(指提及“AI、人工智能、AIGC、DeepSeek、GPT、AIot”中任一关键词),占比高达为68.7%,较往年显著提升。
不过,年报里提到AI不代表公司就已经有了AI相关业务或产品。有的是提及这一市场背景,计划未来应用AI,例如中集集团在2024年年报中称:“随着人工智能日趋成熟以及绿色环保低碳经济需求增长,中集天达将继续加强产品向智慧化、数字化、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此多的公司将AI放进年报,展现了2024年是人工智能席卷各行各业的一年。大量公司提高了研发投入,这3713家企业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平均比例较2023年翻倍。许多研发费用押注在了AI上,例如在2024年推出AI智能床垫的慕思股份,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05亿元,同比增长10.51%,其中约60%投向智能化和健康监测技术。科大讯飞更是“在大模型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及大模型应用落地等方面”,新增研发投入7.4亿元。
AI技术商业化进程加快,上游净利增速最高
在上千家A股公司中,21数读进一步分析AI产业链上的核心公司,发现公司业绩有一定分化。
从算力基础到通用技术再到软件开发,AI产业链涉及上游、中游、下游多个领域。据Wind显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链中有51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29家在2024年实现盈利。
(图片来源:Wind)
其中,得益于算力、数据资源与通用模型需求大增,产业链上游企业业绩表现最佳,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平均同比增速均超过中游与下游企业。例如因为AI芯片备受瞩目的寒武纪,2024年营收较上年同期大增65.56%,尽管依然年度亏损,但净亏损同比有所下降,且在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自上市以来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在A股AI产业链相关企业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的是全志科技,其年报中显示,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公司出货量显著提升,致使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带动净利润激增626%。
据Wind显示,2025年以来,AI概念股依旧获资本市场热捧,截至4月30日收盘,整体平均涨幅为4.37%,跑赢同期上证指数6个百分点。拓维信息、卫宁健康、开普云等公司股价涨幅最高,超过40%。
值得注意的是,AI产业链中还有许多企业处在增收不增利的“尴尬期”。据券商中国,多位基金经理表示,AI产业正在从之前由事件驱动的主题投资,走向业绩驱动的基本面投资,个股层面逐渐分化,未来的自下而上选股需要更看重业绩支撑和基本面兑现。
通信、传媒等行业最积极跨界,味精企业靠AI业绩大增
AI热潮下人人都在喊All in AI,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分行业来看,21数读统计发现,除计算机行业以外,通信、传媒、银行、电子是最积极拥抱AI的四大行业,最新年报中提及AI的A股上市公司占比都超过了90%,在年报中表达公司对AI的关注与投入几乎成了这些行业的“标准操作”。
而能源化工、农业、食品等行业对AI热相对比较淡漠。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煤炭行业A股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提及AI。
在年报中,我们能看到AI在千行百业中的应用潜力:金融行业通过AI辅助用户信用分析、客服等业务;传媒行业用AI合成短剧;零售行业用AI做客群分析;房地产行业将AI引入设计图纸审查等业务中……
相较于2023年,2024年有更多企业通过跨界AI获得新增长点,从概念炒作步入实质经营贡献阶段。如主营调味品的莲花控股跨界布局的智能算力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算力服务收入8064.34万元,同比激增104倍,业务毛利率高达42.45%。年报显示,目前莲花控股已在呼和浩特、宁波、无锡、马鞍山、广州、深圳、上海、东莞等9地智算中心部署服务器,服务范围覆盖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多省积极鼓励“AI+”,粤企“AI渗透度”最高
在政策层面,“AI+”进程继续加速。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2025年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在全国两会多场发布会、代表委员通道上,“人工智能+”频频被提及,成为最热关键词之一。
广东、江苏等多地也出台政策支持AI赋能千行百业,推进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其中,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的“含AI量”最高,共696家在2024年年报中提及AI,数量全国领先。广深“双核”领航,多城协同补位,构建起差异化的“超级协作体”,展现了广东AI的独特竞争力。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领跑全国。
许多粤企已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已有业务。如方大集团在2024财报中称,公司已“应用人工智能+ AI视觉系统,可自动识别高铁列车车型、列车定位,可任意设定站台门的开门位置和门开度大小”。万孚生物则在AI辅助诊断领域,通过参股赛维森医疗,布局数字病理AI全流程解决方案。
兴业证券分析,(DeepSeek的)低成本和开源特性极大地降低了AI应用的门槛,有望加速推进AI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民生证券更是在研报中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头雁”,将驱动以“AI+”为主线的伟大时代机遇……AI一方面正在驱动空前的终端硬件革命,另一方面AI+应用迎来全面落地拐点。
文档于: 2025-05-07 16:20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数看A股年报“含AI量”:近3800家公司提及,A股掀起“AI+”热...
2025年是人工智能加速进入应用阶段的一年,DeepSeek的爆火引领AI应用进入“安卓时刻”,千行百业掀起AI赋能热潮。4月30日,A股2024年年报披露正式收官。21数读依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在披露年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