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周报(第163期)|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六部门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
时政要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建立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通知》提出,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主要包括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审批依据法律效力不足等15种类型。
《通知》明确,本次清理整治的主要步骤包括:一是对涉及市场准入的各类规定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违规增设准入事项或条件、违规扩大准入范围等情况,要一律纠正;对既无上位法依据,又无相应法定程序设立的市场准入规定,要一律废止;二是开展线索归集,通过政府部门自查、公开征集等方式,全面归集各类渠道获得的问题线索;三是进行个案核实整改,各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商务、市场监管部门,对各类渠道归集的问题线索进行汇总,推动辖区内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时核实整改;四是典型案例公开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对问题线索核实整改情况进行审核后,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向社会公示,并同步纳入全国城市信用监测范围。本次清理整治行动邀请新华社全程参与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共同建立线索共享、案例同查、典型共报、经验同推工作机制,助力负面清单落地落实,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通知》提出,集中清理整治工作为期半年,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向省级人民政府定期报告工作开展情况,集中清理整治结束后,市场准入壁垒核实、整改、清理等工作转为常态化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强化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
近年来,部分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开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用于供应链上企业应收账款确权、结转和融资,受到供应链企业欢迎,但也潜藏一些问题和风险。为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参与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合法权益,《通知》要求:
一是发展供应链金融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国家战略为出发点,以维护市场公平有序为立足点,促进降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实现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赢发展。
二是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合理共担供应链融资成本,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或不当增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不得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不得滥用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付款期限原则上应在6个月以内,最长不超过1年。
三是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相关主体不得强制链上企业与特定融资方以高于合理市场利率的水平获取融资服务,提升应收账款融资质效。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支持供应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贷款及基于订单、存货、仓单等动产和权利的质押融资业务。
四是规范各类主体对链上企业的收费行为,要求供应链核心企业不得以应收账款确权有关名义对链上企业收费或获取不当费用返还;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应合理制定服务收费标准、明确收费对象,并将收费标准公示或与相关方进行协议约定。
地方行动
江西:推出30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严肃查处选择性趋利性执法行为
近日,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5年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30项重点举措,加快推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破解经营主体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瓶颈问题,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行动方案》重点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行动方案》明确,要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着力破除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试点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要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深入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持续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要构建公正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持续开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
二是加快营造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加强涉企执法行为监督,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肃查处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等行为,大力整治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乱收费等问题。在创新监管方式方面,将依法拓展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文化市场等领域的轻微违法免罚事项,细化减轻处罚情形。
三是加快营造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主动对接RCE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落实外商投资“一加一减一清零”举措。同时,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承包工程、能源资源和农业等优势领域,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
四是加快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将提升涉企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升产业营商环境,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拓展“跨省通办”业务,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广西:发布首批16个“人工智能+”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五大领域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场景创新情况,正式发布2025年第一批共16个“人工智能+”行动开放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5个重点领域。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清单中,大多数项目属于企业投资项目,在市场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西特色作物全产业链场景,依托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由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攻关,推动农业绿色智能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空间。
在制造领域,动力装备行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场景作为广西科技厅2025年第一批行业大模型研发项目,通过揭榜制招引国内具备大模型开发能力和行业领域垂类大模型开发经验的企业和高校院所,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带动提升广西发动机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和成果示范推广至国内及东盟地区。
在能源领域,超轻量AI模型赋能的全场景实时多模态电力监控中枢场景,则通过平台搭建上线,为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自主可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效降低电气火灾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布开放场景清单只是一个开始,推动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接落地、带动全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是主要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泽楠表示,下一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按照自治区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工作系列部署要求,发挥工作专班场景小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清单发布机制,根据各地各部门场景申报情况,不定期开展场景创新政银企对接会和场景发布会。同时,与相关部门和各地市合作,组织开展专项领域或区域的场景应用推广活动。
典型案例
河南:出台21条措施为“小升规”企业卸包袱、降成本、增活力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系列政策措施发布会,出台了支持企业“小升规”若干措施,“小升规”是指小微企业达到一定条件,即可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会上,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新国详细介绍这些措施在制定过程中的具体安排。
李新国介绍,本次出台的《若干措施》,重点关注“小升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企业成本上升、执法检查加重、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新增、优化、延续了一批支持力度大、符合需求期待的政策,从7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为“小升规”企业卸包袱、降成本、增活力。
一是加大培育力度。分类培育“小升规”企业,开展小微企业升规纳统专项行动,引导年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已达规模(限额)但未入统的企业及时申报入统。加强对首次升规企业统计报表填报、税收办理、健全规范财务制度等方面的培训辅导。
二是加强服务引导。建立首次“小升规”企业联系服务机制,推动及时支付拖欠培育对象企业及首次“小升规”企业账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外贸支持力度,对首次“小升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三是强化激励奖补。鼓励各地制定激励政策,加大对“小升规”企业的政策倾斜,奖励资金及时兑现,减轻企业升规后增加的成本支出。将培育对象企业、首次“小升规”企业纳入各地应急周转资金池,以及各类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四是支持创新发展。对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对象,以及首次“小升规”的工业企业,将因地制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五是落实减税降费。全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小升规”企业办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更名时,符合国家改制重组契税政策规定免征契税,投资主体、经营场所不变的免收交易手续费。
六是支持融资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为培育对象企业和首次“小升规”企业提供有效增信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以产业链上具有“小升规”潜力的小微企业为重点,开展首贷户培育拓展行动,开发针对性强的信用类融资产品。
七是强化要素保障。支持首次“小升规”企业利用存量工业用地用于国家鼓励的教育、医疗、养老、科研等产业项目,鼓励各地通过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向首次“小升规”企业供地,对首次“小升规”工业企业租用标准厂房的给予租金优惠。
文档于: 2025-05-08 11:28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营商环境周报(第163期)|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六部门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
时政要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建立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