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持续飙升背后:美元信用松动下的投资机遇...
4月22日,国际黄金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金价首次突破3500美元/盎司大关,年内累计涨幅已超33%。
上月,黄金价格刚刚突破3000美元/盎司关口,而近段时间上涨势头依旧强劲。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美债遭遇投资者持续抛售,美元指数更是三年来首次跌破98关口。
在此背景下,黄金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愈加引人关注,未来走势也备受市场各方猜测,黄金市场的重定价问题更是成为焦点议题。近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八期以《黄金市场投资布局与人民币黄金定价权提升——全球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邀请了来自黄金投资各领域的嘉宾,围绕黄金市场的机遇、挑战、未来走势、重新定价以及投资布局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黄金定价机制生变:美元信用松动下的新趋势
在过去十年间,黄金定价机制主要以美债收益率或美国实际利率为关键参考指标,二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具体而言,当美国实际利率下降时,黄金价格往往会上涨;反之,当实际利率上升时,黄金价格则面临下行压力。然而,这一定价逻辑近年来出现变化。
这种变化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纸币信用体系的波动,尤其是美元信用的逐渐松动。中信期货研究所宏观研究组资深研究员朱善颖指出,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它的信用基础的任何微妙变化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黄金等资产的价格走势。然而,自2023年以来,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金价、美国实际利率以及美元指数之间的传统关联模式被打破,三者频繁出现同涨同跌的现象。
当前美元信用体系面临多重挑战。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部资深专家赵文建分析指出,一方面,美国财政危机愈演愈烈,导致美元发行量大幅增加,这使得美国财政债务的可持续性受到广泛质疑;另一方面,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后,在贸易和关税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极端举措,频繁发动贸易摩擦,加征高额关税,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和美元稳定性的担忧与不信任,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除此之外,美国还将全球清算支付体系——以美元为主要清算货币的SWIFT系统,作为制裁工具,频繁对其他国家实施金融制裁。这种将金融基础设施武器化的做法,使得全球投资者对美国主导的全球支付体系以及美元信用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许多国家开始担忧自身金融安全。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金的地位正从传统的避险资产,逐步升级为货币体系重构的重要基石之一。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间,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呈现出显著的加速趋势,每年的购金量均突破了1000吨大关,而在2022年之前的十年间,央行的年购金量大多徘徊在五六百吨,这一变化充分反映出全球对美元体系的担忧以及对黄金价值的重新认识。
与此同时,黄金在投资领域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华安基金首席指数投资官、总经理助理、基金经理许之彦指出,黄金独特的避险属性、价值储存功能以及在货币体系中的潜在战略意义,使其在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变化的当下,越发受到投资者和各国央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在机遇与挑战中展望未来:金价上涨有支撑
近期势如破竹的黄金价格涨势引起投资者关注,未来金价怎么走?与会嘉宾认为,从短期来看,中美关税博弈、美国经济滞胀预期以及美联储的政策困境等因素推动黄金价格上涨;从长期来看,美元信用收缩、美国财政赤字高企以及全球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等因素支撑。
朱善颖表示,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来看,黄金价格都具备上涨动力,因此对金价持乐观态度。在短期视角下,中美关税博弈不断升级,市场对美国经济滞胀的预期越发强烈。而美联储目前陷入两难境地,若不彻底转向加息周期,滞胀格局将难以打破。从长期视角来看,美元信用持续收缩,核心逻辑在于美国国债的超发、逆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中美科技竞争格局的演变。综合这些因素,黄金仍处于长期牛市之中。
当前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太保集团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苏罡指出,这一担忧持续推高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是否会进入衰退的预期。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数据来看,市场预期美联储在年内将降息4次,6月份的降息概率已接近60%。这一预期预计将推动大量避险资金涌入黄金市场,从而进一步支撑黄金价格。
展望黄金市场的未来趋势,苏罡分析指出,自2020年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年均值一直居高不下,高达9%。为了有效对冲美元信用风险,全球央行近年来持续增加黄金储备,推动黄金需求大幅攀升。数据显示,年度购金需求从2015年的不足600吨,攀升至目前的1000多吨,需求占比也从13%升至21%。相比之下,中国黄金储备占比仍低于其他主要国家,预计未来中国仍会延续增持黄金的趋势,以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增强经济金融稳定性。
近年来,黄金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逐渐加剧,成为制约黄金市场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赵文建指出,就中国而言,黄金市场供给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国内黄金产量虽不断增加,但依然无法满足全部需求,因此需要进口部分黄金来填补缺口。如果全球黄金产业链供应出现问题,将对中国的黄金物流成本和市场供给产生较大冲击,进而影响黄金市场的稳定运行。
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政策创新与市场机制的协同推进
如何通过政策创新和市场机制完善来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黄金的货币属性来看,美国债务高企,美元信用走弱,2020年以来财政赤字年均值达9%,全球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截至2024年末,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占比约5.5%,较2023年末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仍将延续增持趋势。
在黄金投资政策方面,苏罡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适时放开黄金询价远期和黄金期货投资资格,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对冲,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更契合保险公司对绝对收益的要求;二是,由于保险机构投资黄金是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要承担较高的仓储成本,可适度降低保险资金在上金所保管库仓储的费率水平;三是,保险公司参与黄金投资业务,建议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多组织同业交流及投资培训活动,提升保险机构黄金投资与研究能力。这些政策建议将为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赵文建认为,目前保险资金已进入国内黄金市场,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养老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对黄金的投资模式,通过引入增量资金来稳定市场供需。同时,从市场流动性角度出发,应增强金融机构间的黄金实物融通范围和层次。
在黄金市场国际化方面,赵文建指出,期望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版持续扩大规模,吸引更多国际会员加入,促使国外投资者以及主权基金积极投资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资产。此外,需进一步拓展“上海金”的应用场景,使其成为国内黄金各类交易品种定价的关键基准。
文档于: 2025-04-22 20:52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国际金价持续飙升背后:美元信用松动下的投资机遇...
4月22日,国际黄金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金价首次突破3500美元/盎司大关,年内累计涨幅已超33%。上月,黄金价格刚刚突破3000美元/盎司关口,而近段时间上涨势头依旧强劲。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