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网

环球财经网

当制造重镇遇上AI浪潮:佛山如何打造青年创新磁场?

21财经 6631

当制造重镇遇上AI浪潮:佛山如何打造青年创新磁场?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江仕志 佛山报道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青年创业者们既面临着技术革新带来的全新机遇,也需要应对由此产生的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也成为各地城市吸引青年创业者的突破口。

相比杭州、深圳等地的技术内生型创新网络,制造业大市佛山面临AI人才储备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瓶颈。传统企业对AI认知多停留在“效率工具”层面,本土配套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但佛山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作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佛山拥有37个工业大类,家电、陶瓷等产业集群年产值超万亿元,为“AI+制造”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

如是基础上,佛山的关键在于如何依托制造业土壤培育“AI创业苗圃”。以不久前,佛山禅城启动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禅城)人工智能创业基地为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归然书院院长、佛山市企业联合会、佛山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鲍杰军,以及来自佛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青年创业和AI应用领域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一同探讨青年创业的未来方向。

“青年创业需要的不仅是低成本空间,更是能激发灵感的‘创新磁场’。”多位嘉宾认为,佛山不仅要通过产学研联动、师生共创等激活技术创新,更需要吸引一批对AI创业有兴趣有能力的年轻人集聚,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的沃土。

万亿级产业集群催生“AI+制造”新机遇

“近十年来,中国的创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许多行业的生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催生出字节跳动、滴滴等企业。当前全球经济承压背景下,人工智能(AI)板块成为了一股新的热浪,AI不亚于十年前的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相信未来的产业链中,会有多个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新的商业模式也会随之诞生。”YOU+国际青年生活社区董事长、广东省公寓管理协会会长刘昕长期关注青年人创新创业,他表示AI领域的火爆为青年创业者带来了新的风口,AI技术的开源特性降低了技术门槛,使得青年创业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快速进入市场。

全球知名创新生态系统开发机构Startup Genome发布的《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24)》指出,在经济不确定性中,创新和创业依然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清洁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继续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新兴创业生态系统正在崛起。

“人工智能正从技术工具演变为‘标配’,脱离AI的创业将失去时代竞争力。”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广州市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会会长、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征坤指出,当前AI创业赛道有两条差异化发展路径,一是在底层技术开发领域,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创新力量正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研发,这类内生型创业需要顶尖技术团队、高密度算力支持和长期资本投入,二是在行业应用创新层面,基于开源模型开展垂直领域智能化改造的外延型创业正蓬勃兴起,青年创业者通过让AI嫁接其他行业,在细分赛道创造特色应用。

相比较而言,前者更为依赖技术积累和资本投入,后者则凭借产业生态优势形成更低的创业门槛。以制造业重镇佛山为例,陶瓷、家电、家具等特色产业集群不仅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更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商业验证空间。这座拥有万亿级制造业集群的城市,有优势将产业基础转化为培育AI创新的沃土。

许多嘉宾认为,青年在佛山开展创业可以参考第二种路径,让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形成精准对接,从而有效缩短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周期。“佛山的制造业底蕴是吸引青年创业者的重要优势,尤其是在AI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领域。”归然书院院长、佛山市企业联合会、佛山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鲍杰军如是说。

与此同时,市场认知的深化正在助力青年创业的理论构想向商业价值转化。以成立5年的佛山市达衍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达衍数据专注于AI大模型赋能、智能体搭建等,曾为陶瓷、定制门窗等领域企业提供大数据算法服务。

佛山大学副教授、达衍数据创始人姜春涛表示,过去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多从实务中摸爬滚打成长,更看重可见的投资回报周期,对大数据算法投入相对保守。但得益于deepseek带来市场认知的提升,公司今年一季度订单已经超过了去年总额,其中多数客户是佛山本地制造企业。

以“温室育苗”培育创新基因

全球AI产业正经历爆发式增长,根据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 AI 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而IDC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I IT 总投资已达3158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增至 8159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 32.9%。

人工智能浪潮已然来临,但客观来看,佛山依然存在传统制造业的AI应用不深入、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相对缺乏等短板。最为突出的还是专业人才储备与创新生态建设较为滞后。在陈晓可看来,佛山相对缺乏专业的AI人才和浓厚的创业氛围,导致很多青年创业者流向其他城市。此外,传统行业对AI的认知不足,也给青年创业者带来了挑战。

鲍杰军分析,当前佛山虽在陶瓷、家电等领域推进"AI+"改造,但尚未形成技术内生型的产业集群,与杭州、深圳等城市形成的创新网络形成鲜明对比。具体而言,佛山过去更多是将新技术(互联网/AI)简单视作传统制造的"外挂工具",仅实现生产效率优化,未催生AI芯片、智能算法等新兴价值链的延伸,而运用AI的企业中,大多是龙头企业技术引进,带动本土配套企业转型升级的效果有限;同时,佛山还相对缺乏支撑AI创新的数据中台、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

“播下一颗种子,有可能培育出一片创新丛林。创新创业的年轻人需要的不仅是生活成本低的平价公寓,更渴求一种‘抬头就能碰撞灵感,转身就能找到伙伴’的创新磁场。”鲍杰军建议,佛山应该摆脱“制造+AI”的线性思维,重点培育本土AI原生企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重构产业发展逻辑,同时要借鉴阿里生态的"平台赋能"“梦想小镇”等模式,吸引一批对AI创业有兴趣有能力的年轻人集聚于此。

在构建创业生态的过程中,空间载体设计正显现出关键作用。刘昕以优家此前在苏州桥的项目为例,当时优家在一楼大厅设有专门的路演区域和办公区域,创业者能够直接在楼上居住,楼下交流分享项目。在普通公寓或家里,创业者晚上很难再有深入讨论。而在优家,经常能看到创业者凌晨1点还在楼下交流。

“很多年轻人在学校期间有想法,但除了想法什么都没有,缺团队、缺资金、缺管理经验,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积累来弥补。一个创业者可能只有一个想法,但他隔壁的邻居可能是财务专家、技术专家等等。当这些人汇聚一堂时,自然能够激发创新的火花。”刘昕说。

对于初创者而言,初期可能仅需少量资金,政府及社会机构可为其提供住宿安排、办公场所等政策扶持,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业项目中。此外,为初创者提供清晰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样至关重要。在陈晓可看来,许多创意并非本身存在缺陷,而是因缺乏正确引导而难以实施,而富有经验的创业者则能够凭借自身经验帮助他们规避常见陷阱,从而加速成长。

产学研协同创新也能够打开新局面。李征坤认为,佛山可以借鉴美国硅谷的经验,加强产学研合作,如高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鼓励师生创业等,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佛山应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更多AI领域的专业人才。

鲍杰军说,企业未来在于创新,创新源泉在于人才。要让有想法的新时代创业者能在佛山待下来,然后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甚至不计回报的帮助,让他能够去持续的去创业。

不久前,帝欧总部产业园与YOU+青年创业社区强强联合的目的正是在于此。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禅城)人工智能创业基地等载体已试水“产业园+社区”融合模式,推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创业创新联合空间,让青年创业者实现 “拎包入驻”和“拎包入住”,实现项目落地“零等待”。种种政策直接帮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助力他们将更多精力聚焦于人工智能及科技创新核心关键环节。

“概率很重要,撒下100个种子,可能只有10个或20个发芽,但如果直接种在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一个都发不了芽。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造‘温室效应’,让种子在沃土上发芽,等它们成长起来后,再移植到更好的创业环境中。”刘昕说。

文档于: 2025-04-30 23:37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4-30

当制造重镇遇上AI浪潮:佛山如何打造青年创新磁场? ...

2025-04-3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江仕志 佛山报道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青年创业者们既面临着技术革新带来的全新机遇,也需要应对由此产生的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