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内生式生态,佛山力求“制造业+AI应用”最优解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高慧超 实习生张万宇 佛山报道
“我认为,AI板上钉钉会改变我们的生产、经营和工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谁不用AI,谁就会落后。所以制造业这一波要大胆地冒头,去拥抱AI。”佛山大学副教授、佛山市达衍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姜春涛说。
近年来,随着ChatGPT、Kimi、DeepSeek等大模型的横空出世,AI爆火出圈,人工智能的消费者教育得以快速推进,传统企业对AI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大幅提升。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次提出,实施“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计划,释放出抢抓AI机遇的强烈信号。
然而,对多数制造企业而言,当下拥抱AI仍存在不少困惑:AI究竟能给制造企业带来什么?佛山制造企业又该如何更有效地拥抱AI、应用AI技术呢?
4月28日,围绕“AI赋能佛山制造”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禅城)人工智能创业基地启动仪式现场,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数个人工智能领域的与会嘉宾。
受访对象认为,AI能显著帮助制造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创新营销模式。不过,佛山AI应用也存在企业认知不一、人才短缺、服务水平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和挑战。因此,佛山亟须加速培育AI创业企业,加快构建完善AI生态,全方位推动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创新升级发展。
融合机遇与挑战并存
制造业与AI如何深度融合?如何找准AI在制造业中的最佳应用流程与环节?这是当前制造企业们拥抱AI最亟待明晰的问题。
广东元展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晓可认为,未来AI将如同电一样,渗透至每一家制造企业的每个部门、环节与流程,实现全方位的应用,不存在不适用的场景。因此,企业应当大胆尝试AI技术,积极探索其在不同业务领域的结合点,不必畏惧试错。通过不断地融合探索,企业将逐步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AI应用模式。
姜春涛则认为,在众多应用场景中,管理和营销领域对AI的应用见效最快,因为这些领域有许多通用的方法,并且人工可以参与和修正。以美的集团为例,其积极推进AI应用,8个月营销部门通过AI技术减少外包支出,削减了约90%宣传预算,外宣工作仍能如常。此外,达衍数据今年一季度订单量也预计超过去年全年。通用智能客服和智能体平台都备受市场青睐。企业员工可以利用智能体平台,根据自身的岗位、具体场景和需求,创建属于自己的虚拟AI助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灵活性。
“未来,制造业+AI应用还将不断垂直细分,在某个环节领域形成最优解。”陈晓可说,譬如元展科技就聚焦利用“AI+3D可视化”数字技术,为中国品牌出海打造海外展示解决方案,提供AI数字人、AI生成商用视频、AIGC营销内容等服务,在海外品牌营销、海外消费者洞察、海外市场研究等方面为企业赋能,已助力中国企业出海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家。
不过,虽然佛山企业在AI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佛山企业应用AI呈现出明显的断层现象。一方面,美的等龙头企业AI转型步伐迅速,佛山灯塔工厂数量众多;然而,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在AI应用上进展缓慢。事实上,中小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资源有限,更迫切需要AI技术来提升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虽然中小企业有意愿和需求去推动AI应用,但往往面临着资金不足、技术有限等现实困难,限制了它们在这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除了应用外,佛山人工智能服务也存在明显不足。目前,佛山人工智能服务企业整体呈现小、散、乱的态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归然书院院长、佛山市企业联合会、佛山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鲍杰军坦言,由于佛山在互联网时代就未能形成产业集群和完整生态,导致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优势不足。佛山若想在人工智能新时代实现突破,需重视产业生态的构建,培育本土内生式的AI生态,推动AI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从播种育苗到开花结果,才能在AI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点燃AI生态“星星之火”
站在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佛山该如何搭建AI生态?如何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
鲍杰军认为,关键在于播种和育苗,在于扶持创业者。佛山作为创业的沃土,曾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来此创业。如今,佛山要思考如何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年轻人前来创业。佛山该如何为AI创业者提供温暖、安全且富有资源的创业环境,把佛山重视人工智能的城市特色宣传出去,形成发展的势能,吸引人才汇聚,“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禅城)人工智能创业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据介绍,作为佛山首个由政府指导、民营企业主导的人工智能创业基地,其以“只收梦想不收租金”为核心理念,面向全球寻找孵化新时代创业者。在运营机制上,基地创新推出“6+2”“6+3”免租入股模式。根据该模式,入驻企业前6个月可享受免租金优惠,后续可选择将6+2年或6+3年的租金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投资,实现互利共赢。
陈晓可也认为,佛山亟需吸引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投身其中。而当下,正值创业的黄金窗口期。以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的开源,正催生出众多人工智能“超级个体”。这种新兴的创业形态,也为许多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思路与灵感。启动仪式上,元展科技、达衍数据等5家企业已签约入驻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禅城)人工智能创业基地。
鲍杰军还鼓励本地企业家二代“叛逆”创业,借助父辈资金资源投身AI领域。这能大大加速本土AI创业项目的培育进程,助力构建内生的AI产业生态,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创业者既要具备胆识,亦需明灯引路。
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广州市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会会长李征坤认为,佛山可以探索借鉴硅谷模式发力人工智能产业,硅谷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通过双导师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创业,形成产教融合的科创集群。佛山大学亦具备工科优势与创新基因,能够成为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助力。
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禅城)人工智能创业基地的发力方向之一。基地将充分发挥佛山大学等高校的科研优势,通过“产业对接+资本赋能+导师护航”体系,聚焦AI在工业质检、供应链优化等制造业场景的应用,推动AI+制造深度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与高校合作外,基地还特别依托归然书院的资源积淀,组建专业化导师团队,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科创服务机制——从创业初期的方向研判,到技术研发的瓶颈突破,再到市场拓展的策略优化,导师团将为创业者提供立体化支持。
李征坤表示,导师团将依据自身专业优势,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引导。如法学导师可开展AI治理相关指导,涉及责任、标准及救济等方面,甚至可协助设立伦理责任基金,提供法律服务。同时,导师们会以项目制形式,针对创业者项目特点,提供技术研发、市场推广、财务管理、投融资辅导等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坚实保障。
文档于: 2025-04-30 23:42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培育内生式生态,佛山力求“制造业+AI应用”最优解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高慧超 实习生张万宇 佛山报道“我认为,AI板上钉钉会改变我们的生产、经营和工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谁不用AI,谁就会落后。所以制造业这一波要大胆地冒头,去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