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抢滩”杭州春招,第一大省如何捕获科技人才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 柳宁馨 杭州报道四月杭州,春潮涌动,一场跨越珠江与钱塘江的“湾区之约”正在进行中。
在“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杭州站)现场,683家湾区领军单位携2万+高精尖岗位,向长三角人才递出 “湾区机遇” 橄榄枝。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与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省孕育了广深等超级城市。东莞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正从 “制造名城” 迈向 “智造之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人才。
对于处在职业选择关键路口的长三角青年而言,去广东意味着多重机遇。在招聘会现场,记者观察到,产业机遇与人才需求的双向匹配,正在成为当前湾区吸引力的具体体现,好的产业环境、人才环境让海内外人才用脚投票、选择广东。
产业背后的人才密码
作为连续36年GDP居全国首位的经济大省,广东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其中,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在广东 “科技创新 + 先进制造” 的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与大湾区大学(筹)意向签约海外留学博士王巍主要做以量子信息为核心的量子物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他此前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都做过博士后研究工作。
王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特别是东莞滨海湾新区这边充分利用了粤港澳三地的优势,对交叉学科、国家科研重大方向研究而言,这里链接三地资源,具有地理和政策优势,在这里开展0到1的基础研究非常有利,“大湾区大学有新鲜的机会,可以把不同交叉学科联合起来,可以产生很多创新想法。”
东莞位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关键节点,具有显著的区域优势。
例如,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广州黄埔实验室形成 “广深莞” 科创三角,承接了全省诸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从创新浓度看,东莞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广东承载地之一。全球每四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流淌着“东莞基因”,每三台工业机器人便有一台刻着“东莞智造”印记,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千亿级机器人产业交织成网。
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毛表示,作为“中国潮玩之都”,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潮玩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拼酷,从最初的创意萌芽,到如今成为引领潮流的知名品牌,每一步成长都是东莞创新发展的缩影。年轻人手中的创意潮玩,背后是东莞本土供应链的精准配合,也是东莞“智造生态”的真实写照。
在广东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东莞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产值,同时,东莞千亿级机器人产业与佛山装备制造、珠海智能装备形成互补。
在电子信息领域,华为终端、OPPO、vivo 等龙头企业带动大量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从芯片封测到终端制造的全链条。
在vivo总部招聘中心高级总监刘杨看来,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都”,东莞既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机遇,更有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赛道的爆发式增长,“我们的企业正是依托东莞的产业链优势,实现了高速发展。”
在东莞扎根三十多年的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海川感慨,“东莞不会辜负每个敢想敢拼的年轻人。政策红利的叠加以及产城融合的优势,让东莞成为人才汇聚的热土,成为企业发展的‘超级孵化器’。”
线上线下高效求职匹配
在“百万英才汇南粤”杭州站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场馆内特别设置全长120米的“东莞大道”展示区,寓意广东与杭州两地1200公里的距离,全面介绍了广东省尤其是大湾区在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潮流城市、生态宜居等方面的城市特色和人才政策,以及东莞与杭州两地城市精神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百万英才汇南粤”杭州站招聘活动线下招聘单位683家,提供优质岗位21945个,覆盖包括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疗等在内的多个前沿领域。
岗位薪酬待遇优厚,其中年薪百万以上的岗位109个,年薪50万~100万元的岗位966个,年薪20万~50万元的岗位4278个。此外,线上招聘单位1363家,发布岗位24750个,形成人才供需对接的立体化服务矩阵。
“在这场活动开始前一天的晚上,我们已经获得两位博士的青睐,他们是通过我们的视频号,看到了机器人公司在招聘算法工程师和决策感知工程师。我们给出80万元年薪的高薪待遇,他们的专业跟我们的岗位非常匹配。”广东人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和机器人2024年5月在广东东莞注册成立,主要定位于做全球应急救援领域的机器人,这次招聘会带来了五个岗位、十个人员的需求。
招聘会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创新打造就业服务专区,这是为求职者提供“简历诊断—简历优化—岗位匹配—形象提升”全链条就业服务。
特别是在岗位匹配环节,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平台,打造智能化岗位匹配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对招聘单位发布的岗位信息与求职者的简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快速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负责就业服务专区的智通人才产品总总监何创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智能化岗位匹配系统与招聘会参展企业联动,求职者可输入简历和需求,即可在线上匹配推荐当天的合适岗位再进一步接洽,“上午10点招聘会开始后,排队的求职者络绎不绝。”
文档于: 2025-04-19 21:41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广东“抢滩”杭州春招,第一大省如何捕获科技人才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 柳宁馨 杭州报道四月杭州,春潮涌动,一场跨越珠江与钱塘江的“湾区之约”正在进行中。在“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杭州站)现场,683家湾区领军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