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网

环球财经网

武汉布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千亿级创新街区初具规模

盛媛 5775

武汉布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千亿级创新街区初具规模...

4月23日,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下称“九峰山论坛”)在武汉开幕。连续举办三届的九峰山论坛已成为国内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标杆性展会。本次论坛共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300家企业参展,首次设立的全国科研机构展区也吸引了十余家顶尖科研机构集中亮相。

武汉布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千亿级创新街区初具规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加速重组,以碳化硅、氮化镓等为代表的化合物半导体凭借在光电转换效率高和功率性能上的优异表现,已经成为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汽车、量子科技和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的核心器件。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南翔表示,近年来,随着化合物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及新型显示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和拓展,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市场需求的牵引、技术突破、创新的突破,以及产业链的聚集发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50%。

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沈波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在光电子、射频电子和功率电子等领域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研发和产业体系。2024年,我国半导体照明行业产值达到6250亿元,LED芯片产能约475万片/月,约占全球产能的80%;氮化镓半导体射频电子器件广泛用于5G通信基站,去年全国氮化镓射频电子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4.5%;在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消费电源等需求拉动下,去年我国功率半导体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76亿元,同比增长14.8%,特别是碳化硅功率电子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的渗透率已达26%左右。

与此同时,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和产业区域发展布局已基本成型,即以京津冀(含山东)、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为主,并在西安、南昌、武汉、成都、重庆、长沙、长春、大连等中西部和东北核心城市也有聚集和分布。

4年前,武汉以九峰山实验室为依托,重仓布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武汉东湖高新区投促局局长谢齐威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与过去以一到两个重大产业招商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引爆点有所不同,武汉入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是以建设实验室为原点,通过在周边布局科技园区,打造千亿级创新街区,转化、孵化创新成果,从而形成产业发展势能。

短短3年时间,在九峰山实验室周围,集聚了长飞先进、先导稀材等一批百亿龙头项目,吸引50余家上下游企业和3万多名半导体创新人才聚集,构建起“研发-中试-量产”全链条生态,形成覆盖材料、器件到封装检测的完整产业链,去年产业总体规模突破800亿元,迅速成为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九峰山论坛开幕式上,诚芯智联全自动标定研发生产基地、埃芯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研发生产基地、腾景科技高速COB光引擎研发生产基地、引光联创中心项目等一批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重点项目完成现场签约,总投资额109亿元。谢齐威说,武汉正在打造的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创新街区,规划了14平方公里,力争在未来3年引进和培育上下游企业100家,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超200人。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已具备从衬底、外延、芯片到封装模组的全链条创新研发能力,但“整体上与国外还有3年左右的差距,部分领域已并驾齐驱,少数领域实现超越”,沈波直言,第三代半导体企业数量规模虽已排到世界第一,但高端产品(特别是电子器件领域)差距较大,部分高端产品还是空白。

为此,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广东、江苏、湖北等地方政府以设立重大重点专项等方式促进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从实现“有无”到解决“能用”和“卡脖子”问题。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年节电1.5万亿度,全链条重点原材料及核心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0%,全链条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文档于: 2025-04-23 18:47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4-23

武汉布局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千亿级创新街区初具规模...

2025-04-23

4月23日,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下称“九峰山论坛”)在武汉开幕。连续举办三届的九峰山论坛已成为国内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标杆性展会。本次论坛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