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开门红,不止是快了,后劲也更足了...
今年一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735.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这一增速,较上海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均高出0.1个百分点。
GDP增速双提升、主要指标“开门红”、多数指标增速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回升、就业物价保持稳定……第一财经采访多位专家表示,上海在进入5万亿发展新阶段后,一季度经济的这一开局,背后表现出的,不仅是上海的韧性,更是上海在稳增长促转型中积累的增长后劲,和挑大梁的实力。
上海经济基本盘:稳
“在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的大背景下,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实现自身经济的稳定增长,本身就提供了一个最好的预期。”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马海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一季度的经济大盘子中,上海呈现出了“六快六稳”的特点,其中,金融、房地产、投资、外贸出口、信息服务、交通运输较快增长;工业生产、财税收入、就业、居民收入、物价、市场预期总体平稳。
“上海经济基本盘中一些重要的支撑点,都表现不错。”马海倩说。
具体来看,一季度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4%,存贷款保持较快增长,股票市场稳中有升,一季度上交所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39.3%,上海地区证券营业部成交额(不含回购)增长56.1%。
而在房地产市场的“小阳春”中,上海一季度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增长10.5%,二手房市场也持续升温,二手住房成交面积增长51%,月成交套数连续6个月超过1.5万套荣枯线,其中3月份达到2.7万套,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房价也止跌回升,3月份一二手房价值指数分别环比上涨0.7%和0.4%。
此外,上海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2%和94.6%,华为海思等高速增长带动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增长40%以上。
一季度,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GDP的比重达到了80.8%。马海倩说,这一基本盘的稳步增长,是上海经济平稳开局的重要保障。
稳增长,得益于上海优势行业的持续发力。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一季度增势强劲,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6成。其中,金融业拉动上海GDP增长1.7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拉动上海GDP增长1.5个百分点。
稳增长,也得益于一些新兴领域的提速。在工业领域,上海工业生产也在稳步回升。一季度上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3.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值分别增长17.2%、10.5%和5%,如船舶、电子信息等产值增速均超过20%。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所副所长汤蕴懿说,从2006年突破1万亿元,2011年达到2万亿元,2017年超过3万亿元,2021年站上4万亿元,到2024年突破5万亿元,上海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的时间不断缩短,其背后是上海持续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实现城市从项目到功能的率先转型。
马海倩表示,当前,上海以“五个中心”建设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积蓄了动能。“随着‘五个中心’建设的加力提速,上海经济增长的动能还会进一步显现。”
上海经济“含新量”:升
在一季度上海经济数据中,一个表述值得关注:上海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上海综合算力发展居全国前列,近日公布的《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上海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
今年年初,上海发布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聚焦“5+6”领域和行业,大力推进大模型垂类应用,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我们今年以及未来几年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聚焦算力赋能的几大重点行业,包括医疗健康、金融、能源、科研、交通等,实现赋能甚至降本增效,带动行业发展。”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维良说。
成立于2020年的沐曦,是一家国产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算力基石。陈维良表示,截至2024年底,在全国已落地9大算力集群。其中,上海“曦源号SADA万卡集群”是沐曜华东首个产业数字化算力集群,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扩充至万卡规模,为高校科研、智慧城市、智能制造、AIGC内容生成等产业数字化提供算力服务。
近年来,上海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重心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包括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表示,“AI+”则是主要手段。
马海倩也表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转型的重点发力点,因此转型的内涵也在不断动态变化、迭代升级。当下,在上海的高质量发展中,产业转型的重点,就是三大先导产业的壮大,和以此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
在事关未来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抢占最前沿,是上海产业布局上的着力点。
数据显示,上海新兴动能持续增强。在2024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突破1.8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全市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7.2%,增速快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3.7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值分别增长8.9%、2.8%和13.2%。
同时,一季度上海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
如果拉长时间周期,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上海历年统计公报发现,2015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746.02亿元,占上海GDP比重为15%。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4.3%。
到了2024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532.96亿元,占GDP比重为23.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6%。
“当下的投资就是未来的产出,所以关键也要看投资结构,钱投到了哪里。”马海倩说,观察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投资结构是个前瞻性的视角。
继2023年上海成为首个固定资产投资破万亿元的一线城市后,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其中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2024年,上海工业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首次超2000亿元,全市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925个、总投资超1.1万亿元,亿元以上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重大优质项目占40%。
今年一季度,上海工业投资增长22.5%,新兴领域的投资潜力加快释放。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项目带动下,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7.6%,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17.6%,进而带动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3.4%。
上海经济未来:有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著调降全球经济增速,并警告贸易紧张局势的迅速升级和极高的政策不确定性,预计将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IMF基于截至4月4日公布的关税措施的参考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在2025年降至2.8%,在2026年降至3%,显著低于今年1月预测的两年均为3.3%,累计下调0.8个百分点。
上海正在多举措增强自身的确定性。
今年2月,上海制定实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揽子政策举措清单,减轻企业负担“21条”,助力企业增收增利和发展壮大。
“去年实施的为企减负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160亿元,各方面反响良好。今年将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对具备实施条件的政策‘能延尽延’。”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魏陆在2月举行的通气会上表示,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今年将延续实施一系列的政策。
同时,聚焦产业新要素,打造上海的综合成本优势,是上海正在为未来蓄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上海瞄准企业关心的投资成本、直接成本、融资成本、转型成本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揽子降本增效举措。2024年5月出台的工业降本增效“17条”,上海为工业企业降低用能、土地、贷款等成本超520亿元,其中用电成本下降8%,用地成本下降7%。去年上海521亿元减免中,企业融资成本占到了47%,涵盖了低息贷、信用贷、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
与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百元营收中的成本数据相比较,上海还低了2.7元。按照计划,今年上海还将加大力度为工业企业降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百亿元。
与此同时,上海还通过全面优化投资促进服务,打造国际一流投资环境、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全球企业在上海投资展业。
一季度,上海市领导密集走访调研近200家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月5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同步发布。4月3日,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出台《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有力提振企业发展预期和信心。
对于中小企业,上海近日发布的《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企业“小升规、规转强、强转股、股上市”的梯度化培育体系,目标是到“十五五”末,上海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翻一番,达到2万家左右。
汤蕴懿表示,站在5万亿的新起点上,上海要继续代表国家参与新经济全球化的顶尖城市竞争,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顶层分工的王牌,无疑需要面对更多压力,承担更多责任,抢占更多先机。
“现在上海对市场主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让市场主体认同上海,让市场活起来,这对上海的增长后劲是非常有利的。”马海倩说,她非常关注企业端和市场主体,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通过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是为上海未来进一步蓄力的重要举措。
文档于: 2025-04-23 17:40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上海经济开门红,不止是快了,后劲也更足了...
今年一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735.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这一增速,较上海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均高出0.1个百分点。GDP增速双提升、主要指标“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