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网

环球财经网

北京仲裁委落地新“仲调”机制:收费低至两折

21财经 5944

北京仲裁委落地新“仲调”机制:收费低至两折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

近日,我国商事争议解决机制迎来重要变革。北京仲裁委员会 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 “北仲”)正式实施《调仲对接快速程序规则》,以高效率与低成本,为金融纠纷化解按下 “快进键”。

与此同时,各地仲裁机构在仲调机制建设方面的探索也不断深入,通过仲裁与调解的高效衔接,有望显著提升金融纠纷解决效率,为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提供新路径,共同推动我国多层次金融纠纷解决体系的完善。

定制化提速,最快可7日取得调解书、裁决书

北仲此次推出的《调仲对接快速程序规则》(下称《快速程序规则》),核心在于构建 “调解 + 仲裁” 一体化争议解决体系,打破了传统争议解决的流程壁垒。

以往,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若一方反悔,仍需重新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导致争议解决周期漫长。而新规则下,当事人在申请仲裁前达成的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可直接通过向北仲申请 “仲裁确认” 作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即便协议内容不够明确,仲裁庭也能采取适当方式进一步组织当事人调解,大大提高了仲裁效率。

同时《快速程序规则》还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个性化需求。北仲立案室官方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新规则为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定制化提速’提供规则依据,当事人放弃期限性权利的,7日内即可取得仲裁庭出具的调解书或者裁决书,极大的缩短了争议解决周期。”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金融专委会主任、资深仲裁员卜祥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仲裁最重要特征之一是效率优先。近些年来,很多仲裁机构在立案、审理、裁决过程中,超出仲裁规则规定的审限现象屡屡发生,在北仲的新规当中,效率优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快速程序规则》也进一步优化了北仲对于金融类案件的案件管理能力以及争议处理效率,北仲未来会根据案件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集中立案、统一审查、批量处理的专项服务,配合电子数据智能匹配技术,实现同类型案件短期内集中化解。

同时针对金融领域可能存在的虚假调解、逃废债等问题,《快速程序规则》建立三重审查机制:一是协议内容合规性审查,确保不违反金融监管政策;二是可执行性审查,明确金钱给付数额、履行期限等关键要素;三是诚信义务约束,对可能损害金融安全或公共利益的情形,仲裁庭可拒绝出具法律文书。通过该机制拦截 “以调解形式转移资产”,有效维护金融债权安全。

收费最低可打两折

除了效率提升,新规则配套实施了极具竞争力的收费体系。

与普通仲裁案件相比,调仲对接案件收费标准大幅降低:争议金额10亿元以上的案件仅收取常规仲裁费用的20%,1亿至10亿元案件收取25%。当争议金额达到39.64亿元时,机构费用即达到封顶标准。这种阶梯式收费结构显著降低了高标的额金融纠纷的解决成本。

北京仲裁委落地新“仲调”机制:收费低至两折

(图示来源:北京仲裁委员会)

以涉案金额 50 亿元的金融衍生品纠纷为例,适用《快速程序规则》的仲裁费仅需 352.72 万元。而按照传统仲裁收费标准,10 亿标的争议案件收费就可达到 400万- 600万元,收费标准会依据地域不同而有所浮动,比如某地仲裁机构对 10 亿标的案件收费为410 万元,而另一地仲裁机构的收费定价为580万元。

卜祥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仲裁具有商业属性,仲裁费用不仅需要维持机构的运行费用,还要支付仲裁员的报酬,因此即便是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由于争议金额较大,仲裁费用相对而言也会比较高。北仲本次施行的《快速程序规则》减免仲裁费的力度在国内来说还是比较大的,通过降低收费比例以及费用封顶的方式,将大幅度的降低调仲对接案件当事人的仲裁成本。”

对此他也建议道,未来的快速裁决规则不仅要解决调解问题,还应通过计算机AI裁判、引入第三方等手段,解决金融机构小额争议的裁判问题。

多地纷纷探索仲调机制

在仲调机制建设方面,近年来全国各地仲裁机构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模式,为我国构建多层次金融纠纷解决体系提供了丰富样本。

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国仲)走在了全国前列。深国仲早年设立调解中心时,便创新性地采用“调解先行、仲裁保障”的模式,其2017年成立的证券期货仲裁中心更是将专业调解作为前置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将大量金融纠纷在调解阶段妥善化解。

广州仲裁委也在2025年于收费标准上进行创新,出台了金融案件特别收费标准。争议金额在 1 亿元至 50 亿元区间的案件与相同争议金额的普通案件相比,仲裁费用优惠幅度最高可达 105 万元,有效降低了金融纠纷的解决成本。

北京仲裁委落地新“仲调”机制:收费低至两折

(图示来源:广州仲裁委员会)

长沙仲裁委也探索构建金融的 “诉仲调衔接” 新模式,与辖区法院、地方银行等机构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搭建金融 “诉仲调一站式” 纠纷解决平台,努力实现当事人 “进的是法院门,出的是仲裁章”,同时采取 “以保全促调解” 的策略,令不良回款率提高20%以上,减轻了坏账压力。

据统计,全国仲裁机构年受理案件约60万件,总标的额达1.1万亿元,其中金融仲裁占比超30%。仲裁方式在金融纠纷解决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地对于仲调机制的探索,将共同推动着我国金融纠纷解决朝着更加高效、低成本、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卜祥瑞对此指出,仲裁具备专业判断力、强大拒斥力、完善内控力以及高效执行力等诸多优势。然而,要想让仲裁在金融纠纷化解中充分释放潜能,还需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着力:

其一,引入数字化裁判机制。在普惠金融、网贷、信用卡等部分案件的处理中,运用数字化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审理成本,提高裁判效率,进而减轻当事人的成本负担;其二,对于确认仲裁案件,尤其是涉及股东身份、管理人身份等方面的案件,可以借鉴法院的收费模式,实行按件收费,并设定合理的封顶额度;其三,针对简单金融交易案件,进一步降低收费标准,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标的额大小以及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收费方式,探索建立协商收费机制。

卜祥瑞表示,随着仲调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推广,未来它有望在金融纠纷解决领域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档于: 2025-04-18 13:59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4-18

北京仲裁委落地新“仲调”机制:收费低至两折 ...

2025-04-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近日,我国商事争议解决机制迎来重要变革。北京仲裁委员会 / 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 “北仲”)正式实施《调仲对接快速程序规则》,以高效率与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