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网

环球财经网

多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正快速落地

辛夷 5659

多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正快速落地...

浙江、广东、陕西、云南、重庆、河南等地近期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正不断提升运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近期,多地纷纷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多措并举推进物流领域综合改革。

《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聚焦制度性降本,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和铁路货运市场化运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持续打击和规范货运车辆超载超限、不公平竞争等行为;优化开放共享环境,用好“四港联动”云平台,强化车、货、仓信息共享;优化便利通关环境,重点提升港口、机场等通关效率。

围绕结构性降本,浙江省提出,提升设施能级,大力推进“航运浙江”以及干线铁路、疏港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调整货运结构,重点引导大宗散货及中长距离货运“公转水”“公转铁”;推动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三网融通”。

此外,浙江省还提出聚焦网络性降本,破解项目落地难、用地保障难、产业集聚难;聚焦行业性降本,着力降低大宗流通成本、跨境物流成本、制造业物流成本、冷链物流成本、山区海岛物流成本“五类成本”;聚焦技术性降本,推进数智化赋能、绿色化赋能、标准化赋能。

浙江省预计到2027年,全省铁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将实现8%和10%的显著增长,新增仓储用地超万亩,形成物流成本降低、产业集聚增强、绿色智慧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多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正快速落地

摄影/章轲

《重庆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实施枢纽与通道网络能级提升行动、运输结构优化攻坚行动、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行动、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现代化物流企业培育行动、物流数智化创新发展行动、物流运输方式多式协同行动、物流区域合作共融发展行动、绿色低碳对标达标行动、物流要素资源保障行动等。到2027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3.3%。

此外,广东省提出,加快优化运输结构,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至13%左右;云南省提出,降低流通体系运行成本、全链条综合成本、运输服务隐性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协同组织成本、物流企业要素成本,力争到202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4.5%;陕西省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优化收费公路政策,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轨枕及既有生产生活房屋等设施设备,降低专用线建设成本。

安徽省提出,实施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引导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广应用综合型供应链解决方案。推动新兴产业供应链应急备份体系建设。引进培育现代化物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国字号”枢纽基地做大做强,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基地、城郊大仓基地。到2027年,创建国家物流枢纽7家左右。

《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提出,提速提质建设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设施,支持周口、驻马店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布局建设15个左右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确保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促进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创新,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推动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专家介绍,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下降到2023年的14.4%,即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4元。到2024年,这一比重持续降至14.1元。

专家表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可以释放巨大的经济能量。从物流全链条来看,目前全社会物流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统筹“降成本”和“提质效”。

“降成本”就是降低因物流全链条中的衔接不畅、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导致的隐形成本,不是简单降低运输成本,也不是压缩物流企业的合理利润,更不是影响物流从业人员的收入;“提质效”就是通过推动物流与先进制造、现代商贸、现代农业等产业融合和供应链组织创新,尽可能压缩低效无效物流环节,促进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此外,一季度浙江“义新欧”中欧班列运量突破6.3万标箱,同比增长4%,“铁路快通”“抵港直装”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不断提升班列运输效率。截至目前,“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形成站到门、门到站、门到门等多式联运集疏运服务体系。依托“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拓展通道、平台、枢纽功能,开行了中亚—金华(义乌)—宁波—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海铁联运班列。

广州港集团介绍,今年一季度,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234万吨,同比增长3.2%;集装箱吞吐量652万标箱,同比增长7.02%,其中外贸箱量首次超越内贸箱量,展现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港的强劲动能。

在拓宽江海通道方面,广州港集团携手柳州市成立内陆港,为柳州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经济高效、安全稳定的“一站式”“门到门”综合物流服务。目前,广州港累计在泛珠三角区域设立内陆港及办事处35个,将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家门口。

在吉林省,农村物流建设取得成效。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介绍,全省39个县级客运站完成“客货邮”升级改造,565个乡镇建成乡镇运输服务站,7319个建制村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点,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覆盖率达80%。吉林交通今年计划新建2000个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实现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推广了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典型经验,天津港和石家庄国际陆港联动开行跨里海中欧班列;连云港港深入开展“信息+监管”等探索;宁波、金华打造宁波舟山港金义“第六港区”;厦门、福州、泉州搭建“丝路海运”航运平台,打造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武汉实施铁水联运港站封闭式一体化运作;广州推行铁路和码头一体化管理,带动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等得到各方认可。

文档于: 2025-04-20 11:17 修改

标签:

发布评论 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4-20

多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正快速落地...

2025-04-20

浙江、广东、陕西、云南、重庆、河南等地近期出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正不断提升运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